查看原文
其他

市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效的,虽然它未必是正确的。

东邪惜独 东邪惜独
2024-09-21

市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效的,虽然它未必是正确的。

有效是因为它反映了投资者所有的情绪、认知和判断;未必正确是因为投资者的认知通常有缺陷、判断经常出错、并且伴随着严重的情绪化。

要在不正确的市场表现中做出正确的决定,需要我们具有完整的认知框架,排除情绪的干扰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恐惧中贪婪以及在贪婪中恐惧,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很高要求。

从后视镜中,我们显而易见就能发现市场的错误,而在当下,我们很难做出对未来的正确判断。

比如说在2012年白酒塑化剂事件以及反三公事件中,从现在的后视镜角度来看,似乎可以显而易见的发现当时是个机会:比如说塑化剂很容易被判断出是个谣言,而反三公也只是把一部分对公消费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但当我穿越时光机回到那个时代,发现作出正确的判断仍然是比较困难的。

要知道,在食品行业,通常出了食品安全事故,对公司是颠覆性的打击。当年红极一时的三株口服液,因为一个消费者服用之后的意外死亡(实际上非口服液本身的问题),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让三株口服液很快倒下神坛。这事会不会在白酒身上重蹈覆辙?

对于反三公的限制,和现在的教培行业的A4纸的毁灭效应,是不是又会趋同?

这些问题,我觉得至今仍然是值得思考的。

白酒和保健品都是饮品,一个具有成瘾性和社交属性,因此消费者预期中就会承担一些对身体的损害,所以即使有塑化剂的影响,也很快能被市场消化掉。比如说烟草行业,即使一段时间爆出某些烟草公司尼古丁过量会增加肺癌的危险,也可以判断这种影响不会对公司带来颠覆性影响。因为这些危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预期之内的。毕竟抽烟的人虽然不相信自己抽烟会导致肺癌,但或多或少他们潜意识里是知道抽烟会增加肺癌的风险的。

但是保健品则不一样,购买保健品的消费者的目的是身体健康,所以成分的安全是他们唯一在乎的。一旦保健品出了安全事故,这是大大出乎消费者预期的,因此对公司就会起到颠覆性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就能判断无论是塑化剂或者是这样那样的食品健康问题,只要不是太出格,都不会对白酒,甚至是酒这个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而保健品行业则要困难很多,因为保健品除了要给消费者明显的效果反馈之外,还必须有极大的安全性。所以保健品行业鲜有长期存在的大佬,因为即使是一则无须有的谣言,也会在消费者心中产生预期之外的排斥心理,而这些负面的情绪又极其容易传播,最终会导致保健品行业在谣言中遭受颠覆性损失。

其中有个例外的是脑白金,原因在于脑白金的营销概念规避了保健品的“安全”这一核心,转而以“送礼”与“孝心”作为其产品内核,这就大大的提高了其容错空间。竞争对手几乎不会以安全为理由打击脑白金,消费者的内心也没有以安全为核心的预期。这就使得脑白金长期霸占保健品行业的消费者第一的位置。

所以,市场的有效性,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强的多。要在市场的错误中找到机会,也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得多。

下面这个故事,来自于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从后视镜的角度来看,我们似乎可以“显而易见”的发现市场的错误。因为:

①超过30%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公司的股价低于清算价值;

②超过1/3的制造业股票正在以低于净速动资产的价格在公开市场上出售;

③大量的普通股以低于公司账面现金或者速动资产价值的价格出售,这还没有包括流动性比较差的厂房等固定资产价值。

比方说,当时市场上的怀特汽车,拥有850万的类现金资产,1500万的应收账款和商品存货,1400万的厂房以及少量的130万元负债,这样的公司市场交易价格只有500万元。

当时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表明,纽交所上市的600家制造业公司,其中200家的股价低于净速动资产价值,超过50家的股价低于公司现金和可交易证券的价值。

以至于格雷厄姆总结道:目前正在以五折的价格出售整个美利坚。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似乎当时的证券市场遍地是黄金,到处是捡钱的机会。然而,我们回到当时,来看看当时市场的判断是不是有效呢?

当时的大部分投资者认为:

①股东通过行使认股权证向公司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大大改善了公司的现金状况,但是多发的股票却增加了股数,形成了股价下跌的压力;

②在当时的大萧条背景下,投资者认为很多公司在未来并不具备“盈利能力”,资金的助力只是助长了“亏损能力”,所以即使运营资本很值钱,但是在经营中仍然会赔钱,所以认为公司的价值高于股价,助推了股价的下跌;

③当时的很多经营者,即使账面上留存了大量的现金,也宁可通过各种方式挥霍掉,也不愿意回馈给股东,以至于绝大部分股东都认为自己持有的公司是没有价值的;

④即使很多投资人明白股价远远低于公司的净速动资产甚至是账上的资金,但却没有办法得到这部分价值,甚至想对公司进行清算都不可能得到管理层的同意。因此公司的价值长期来看是趋近于零的,进而导致大量抛售压低了股价。

等等等等。

回到大萧条时期,看看上面罗列的部分市场下跌的理由,没有一条是无理的,投资人的判断有一定的正确性,这也意味着即使在股价严重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市场仍然是有效的,只不过它是错误的。

格雷厄姆指出了这种错误,他认为投资人被吓坏了,因为即使在繁荣时期,公司的经营也会变得很差,所以现在低迷时期的失败案例是很正常。并且如果从个别案例来推断市场将崩溃的预言,似乎总是会被证实。但是显而易见,以极低的价格卖掉股份是错误的。

同样的,对于公司没有盈利能力,管理层不顾股东的利益挥霍公司的现金以及不同意股东清算的现状,格雷厄姆也提出了他的建议,甚至在未来的行为中修正了这种错误,推动了公司的价值回归。

所以,市场结合了所有投资人的综合判断,他是有效的。但是投资人个体的判断通常不够正确,因此其组合成整个市场也变得具有明显的错误。在这其中,只有具有理智的判断和更深入的认知,才能得出有别于市场的判断力,从而找到盈利点。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市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效的。不过呢,只有用长期的视角来看,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式。

要在市场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唯一的方式就是认识到事情的普世规律,并且排除情绪的干扰。

王兴曾经说过:

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交了很多学费才知道了这个世界没有神话,只有一些很朴素的道理∶

便宜的打败贵的,质量好的打败质量差的,认真的打败轻率的,耐心的打败浮躁的,勤奋的打败懒惰的,有信誉的打败没信誉的…...

这种规律也可以总结成为一些投资规律,这些规律才会引导我们发现真正的市场偏差,从而找到合适的投资时点。

比如说同样类型的公司,高杠杆的估值通常比低杠杆的要低;重资产的回报率通常比轻资产的要低;充分竞争环境下的ROE通常比有壁垒的行业的ROE要低等等。

很多政策方面的人为要求会短期内改变市场走向,但长期来看改变不了行业的走势。政策的引导也只会一时的改变行业发展的斜率,长期来看改变不了发展趋势。

最后说一个我的故事搏各位一笑:

2017年2018年左右,我投了大概20万在一个项目上,当时有两个项目放在我的面前。第一个项目的创始人家庭背景深厚、技术能力极强、对行业的判断具有独到的认知、极度专注在创业上,人品很正,他不在意政策的走向,他只在乎如何做好产品,琢磨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二个项目的创始人在行业里有一定的经验,对技术的兴趣不如前者,他创业的核心和主要目标就是满足政策的大方向,计划未来在公司经营好之后把公司卖掉。

请问如果是你,你投资哪个项目?

当时很多大佬都给第二个项目站台,原因也很有说服力:第一个创始人虽然优点很多,但过分注重消费者而忽略了对政策服从性;第二个创始人则显得比较中庸,虽然能力一般,但是属于乖小孩,而且很有可能被收编。

后来的发展是第二个项目在市场上完全打不过第一个项目,节节败退。而且第二个项目的创始人也不如第一个项目的创始人对投资人更重视。

从财务回报的角度来看,当时如果投了第一个项目,现在市值至少超过了5000万,可惜投了第二个项目,至今大概不赚不亏的样子。

当然以价投的眼光来看,当时投资都是个错误,因为这是一笔VC项目,而不是真正的价投。但是如果必须要投,在这两个项目中进行比较,显而易见的应该投第一个项目。从公司的内在核心来看,创始人一更有能力带动公司内在价值的提高,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一些。

<全文完>

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在右下角点个赞和“在看”吧,最好能再加个星标。多谢阅读。

也欢迎点击上方链接,关注我的公众号,随时可以看到我对投资的思考,见证我们财富的共同增长。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东邪惜独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